报告时间:12月6日(星期五)上午9:00-12:00
报告地点:重庆大学虎溪校区信息技术科研楼A623阶梯会议室
专家讲座1:

专家介绍:孙富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CAAI /CAA Fellow,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兼任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长聘教授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机器人中心主任。兼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机器人总体专家组成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监事和中国认知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兼任国际刊物《Cognitive Computation and Systems》,《AI and Autonomous Systems》主编,《CA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执行主编,国际刊物《IEEE Trans. on Fuzzy Systems》副主编,刊物《Robots and Autonomous Systems》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Robots》编委。
报告题目:形态智能与多智能体通用行为博弈进化
报告摘要:本报告首先回顾了具身智能的发展历程,并重点介绍形态智能研究的主要进展。接着,深入探讨了多智能体的通用行为进化,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等变图神经网络的框架,使多智能体能够有效地适应不同的形态和任务,并实现行为策略的博弈与进化。同时,利用几何对称性,使得行为策略具备几何等变性,能够在整个三维空间中泛化,从而显著提升了具身智能系统在复杂环境中的学习效率和通用性。最后,报告讨论了具身智能与多智能体系统在未来智能环境中的潜在发展方向。
专家讲座2:

专家介绍:陈霸东,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200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获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包含机器学习、类脑智能、脑机接口、机器人。在国际知名期刊及会议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论文被引用1.5万余次。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件,出版学术专著6部。入选世界排名前2%科学家名单和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科学家奖等。担任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理事、IEEE汇刊TNNLS/TCDS/TCSVT编委。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联合基金重点项目、973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科研项目。
报告题目:基于信息论学习的类脑计算、脑机接口以及脑疾病诊断
报告摘要:信息论在机器学习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并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研究者针对不同的机器学习问题提出了各种信息论学习方法,如监督学习中的最小误差熵准则和表示学习中的信息瓶颈原则。本报告介绍信息论学习(Information Theoretic Learning)基本概念,阐述新的学习范式与方法,并探讨信息论学习在类脑计算、脑机接口以及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专家讲座3:

专家介绍:王琦,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导,光电与智能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机器学习及其在遥感对地观测与国防工业领域的应用。入选国家高层次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IET/BCS Fellow。发表IEEE汇刊论文100+篇,ESI热点论文/高被引论文40+篇,并获IEEE/Springer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最佳论文提名奖/最佳学生论文奖、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陕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霍英东高等院校青年科学奖、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担任IEEE T-SMC:Systems、T-GRS、T-ITS、T-CSVT等著名国际期刊编委、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管理专家组成员、JKW某主题专家组成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JKW/航天科技/航天科工/航发/某部队等40余项科研项目。相关成果在多个国防军事任务中得到了验证示范,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产生了积极的社会经济效益。
报告题目:从遥感视角理解城市在发展、灾害与冲突中的变化
报告摘要: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是理解地表变化的重要手段,也是遥感图像处理中的关键技术。动态多变的成像条件、多源异质的像元辐射、复杂多样的地物场景以及高昂的数据标注成本,成为制约变化检测方法研究应用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挑战,团队从多时相语义关联、多模态对齐、样本不确定性等角度进行变化检测算法的研究,并构建了用于公开测评的城市建设、地震损毁和战争毁伤数据集,相关成果在实际工程任务进行了应用验证。